1992年2月10日,杭城的早春带着料峭寒意,沈知意站在星宁工作室新落成的20层写字楼顶层,俯瞰着脚下川流不息的街道。玻璃幕墙外,朝阳为这座现代化的办公大楼镀上一层金色,"星宁文化公司"的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股票市值稳定在2.8亿的消息,早已通过bb机传遍了杭城商界。
"阿宁、小舒,"沈知意转身看向两个妹妹,目光中既有不舍又充满信任,"以后工作室就交给你们了。"十四岁的沈宁推了推黑框眼镜,手中的平板电脑已经调出了最新的财务报表:"姐放心,我重新优化了分店管理系统,六个城市的账目都能实时监控。"十二岁的沈舒则晃了晃手里的设计稿,马尾辫随着动作轻快地摆动:"我设计了新的公司vi,银杏叶logo要做成动态的!"
苏睛抱着一摞文件匆匆赶来,眼角带着笑意:"知意,你交代的三年写字楼租金已经办妥。对了,陈昊和林悦正在地下车库等着,说要给咱们一个惊喜。"
当沈知意和苏睛来到车库时,一辆崭新的宝马轿车停在中央,车身在灯光下泛着锃亮的光泽。陈昊得意地晃了晃车钥匙:"怎么样?这可是我们用工作室分红买的!以后咱们就开着它去北京上学!"林悦则打开后备箱,里面整齐码放着印有星宁logo的行李箱,还有沈舒为每个人准备的手绘地图。
启程那日,沈家老宅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人。父母红着眼眶为沈知意整理衣领,姑姑沈雅婷特意从深圳飞来,塞给她一张黑卡:"在外面缺什么尽管说。"二叔和婶婶也通过越洋电话叮嘱再三,背景音里还传来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嘈杂声。
宝马轿车缓缓驶出杭城,车载收音机播放着改革开放的新闻。沈知意握着方向盘,后视镜里映出三个伙伴兴奋的笑脸。苏睛翻看着商业杂志,突然指着一则报道惊呼:"知意,湘城的王震叔公司上市了,他在采访里特别感谢星宁工作室!"
沿途经过的城市,星宁工作室的分店成了他们的补给站。在衢州分部,林薇带着团队送来亲手制作的衢州烤饼;在湘城分店,阿杰早已准备好最新的市场调研报告。每到一处,都有曾经的小员工跑来相见,讲述着各自的创业故事。
"姐,你看!"当车驶入长江大桥时,沈舒突然指着远处。夕阳下,一座巨大的广告牌矗立在江畔,上面印着星宁文化公司的宣传语,还有沈舒设计的银杏叶图案。这一刻,沈知意突然意识到,星宁早已不再只是一个工作室,而是成了许多人改变命运的起点。
七天后,宝马轿车终于驶入北京。当清北的校门出现在眼前时,四个人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。沈知意熄灭引擎,转身对伙伴们说:"这里是新的战场。但无论走到哪里,星宁都是我们的底气。"
此后的日子里,这辆宝马车成了清北校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。它不仅载着四个人往返于图书馆和教室,更见证了他们在学业与创业间的探索。沈知意将星宁的商业思维融入计算机研究,开发出了第一款商业数据分析软件;苏睛在北大课堂上提出的"文化与商业融合"理论,灵感正来源于星宁文创项目的实践。
而在杭城,沈宁和沈舒将星宁文化公司带上了新的高度。她们推出的"青少年创业扶持计划",帮助更多像当年的她们一样的孩子实现梦想;开发的线上教育平台,让知识跨越地域的限制,惠及无数偏远地区的学生。
1992年的这个春天,一辆宝马车,四个追梦人,从江南水乡驶向首都北京。他们带着星宁的星辉,在时代的浪潮中,继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。而那辆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汽车,也将继续行驶在未来的道路上,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戏说嬴政 万剑归宗! 八零娇妻软又辣,硬汉老公沦陷了 斩神:代理诸神仙魔,终神末谕 我的命盘不太正经 四合院里的小厨子 侠女,我的世界,江湖 清明上河图史记 摆烂继父,养女越强我越躺! 抗战:天下第一孔二楞 我见卿卿 觉醒恋爱系统,我发动世界大战 皇城诱 成为神级刺客从转职牧师开始 四合院:你居然给贾家下春药 女钳工[六零] 清新系神豪 六零军婚:别惹她,她嘴比砒霜毒 末世异能互换,我捡漏空间囤货躺赢 弃女翻身,大小姐又狠又绝